这是一部东方的“敦刻尔克”,是一部关于纪念中国渔民伟大壮举的纪录片电影。电影人方励和摄制组通过详尽的历史调查,极尽所能地寻访英、美、日、中核心当事人及后代,试图无限接近中国舟山东极岛附近海底30米处的二战“死亡之船”——“里斯本丸”的沉船真相。
CCTV-10在2002年大年三十晚上将向广大观众奉献一台以相声为主题的春节特别节目《一百年的笑声》。此次特别节目是《人物》栏目为实践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科技过年文化过年”的新理念,于2002年春节来临之际制作完成的。在长达四个小时的节目时间里,观众将聆听到几代相声演员、研究者及普通百姓亲口讲述相声的发展,欣赏到李德钖、张德泉、张寿臣、马三立、常宝堃、侯宝林、马季等相声名家的精彩片断,领略相声这一倍受观众喜爱的艺术形式所独具的魅力。 《一百年的笑声》虽然以相声为主题,但却是用纪录片的形式,透过对相声等曲艺的追述来展示普通百姓当年的娱乐文化生活,回忆演出如何从“撂地”、“上堂会”到茶园再到剧场;相声艺人又如何从过去江湖艺人到新社会的文艺工作者。展现相声这一行当又如何与当时的社会生活交互影响,不断提高、改进,从而最终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形式。概括起来,此次春节特别节目有以下亮点值得收看: 1.几代相声及其他曲苑名家讲述他们坎坷而传奇的艺术人生。这里包括马三立、马季、马志明、董湘昆、孙书筠、花五宝、常宝华、侯跃文、等几十位艺术家,他们的表演曾令观众大饱耳福眼福,而他们情真意切的口述同样幽默生动,耐人回味。 2.一些曲苑名家绝对难得一见的演出画面或录音资料重现荧屏。为了丰富节目内容,扩大观众的收视率,此次特别节目的摄制组从上千段曲艺作品中筛选出若乾精彩的片段以飨观众,而其中有些片段绝对称得上是稀世的珍品。比如老一辈相声艺人李德钖(艺名万人迷)、张德泉(艺名张麻子)1908年的灌制相声唱片;张筱轩、刘宝全分别于1908年和1925年灌制的京韵大鼓;王佩臣1932年的铁片(乐亭)大鼓;焦德海、刘德智1932年的相声以及花四宝 1935年灌制的梅花大鼓等等。 3.曲苑艺术家、专家与普通群众各抒己见,知识、娱乐熔淬一炉。在此次特别中,几代艺人的亲历口述,相声研究专家见仁见智的品评看法,以及普通百姓所见证和感受的相声与时代生活的升沉变迁,从多层面、多角度展现了相声发展所折射出的社会生活。这些汇同贯穿于节目始终的艺术家们精彩的演出片断及众多真实的历史画面,令观众在增长知识、娱乐身心的同时,享受到一份不可多得的春节文化大餐。 一百年的相声,《一百年的笑声》,让我们在相声的发展历程中感受百年沧桑,在笑声的陪伴下迎来新世纪的又一个新年。
无论是非成败,再过五天,2016年都将成为过去。这五天不会比过去的任何一个五天更长,或者更短。不过,这五天,将有数以亿计的中国人,奔波在归乡的路上,盼望着在除夕团圆时,一家人在一起发着红包,热热闹闹地送走这一年。为了这五天,我们用过去这一年的1/4的时间,走了20个省,用超过25000里的长征,挖掘不同地方,不同人关于红包的暖心故事,完成《红包里的中国》的拍摄。从今天起,到除夕夜的五天中,每天一集,伴随着你,温暖你思乡的心,归乡的路。
中国是世界上河流最富集的国家之一。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大河,其中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的河流就有1500多条。如果把中国比作一个人,那么这些大大小小的河流就像是她的血脉一样遍布全身。《我们的大江大河》第一季聚焦长江中上游流域,诉说着我们与长江相亲相依,依水而居,建立城池;我们舟楫往来,互通有无;我们灌溉、捕捞、放牧。两岸青山,一江碧水,让中华儿女魂牵梦萦。
“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岸边是我家”。黄河是宁夏人最引以为傲的母亲河,带动家乡发展,哺育着我们成长。了解宁夏,发现宁夏故事,从这里出发。
《人到中年I:山海间的前浪、中浪和后浪》是纪录片《人到中年》的第一部,通过对成都“山海间”周围老、中、青“蓉飘”们摆龙门阵的记录,主要反映了各年龄段普通人在现实和梦想中浮沉,在焦虑和希冀间拼搏的社会现实。“人到中年”不仅指年龄上成为中年人,在本片中还指生理和心理上遭遇重重压力,在焦虑中亟寻出路的一种状态。友情提示:《人到中年》第一部对话较多,故事性较淡,对纪录片故事性要求较高的朋友慎看(《人到中年》第二部故事性相对较强,可以期待)
在辞旧迎新之际,邓亚萍等,邀请一年来的新识旧友,相聚家中,以美食相约,让情谊入味;回首过去,畅聊现在,展望未来。感恩2022,有喜,有伴,有《喜饭》。
苏德战争全揭秘
纪录片《功勋之国家先锋》是响应国家广电总局为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批示精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组织精兵强将、聚集优质资源而创作的。
2017年,李一凡开始拍摄杀马特。他从深圳开始,在深圳、广州、中山、惠州、重庆、贵阳、黔东南州、黔西南州、毕节、安顺、昆明、大理、玉溪、曲靖,以及红河州,共计完成杀马特采访67个,网络采访11个。在拍摄期间,李一凡又从杀马特和其他工人手中,通过直接购买手机视频等方式,收集了工厂流水线及工人生活录像915段。这是一次详实且残酷的调查梳理行动。五颜六色的头发下面,李一凡重新检讨了城乡关系里,关于社会底层工人的生存代价和权利困境的根源。当越来越多的杀马特消失在人们视线里,而曾经或依旧是流水线工人的他们,和今天仍然不断涌入城市的打工者一样,依然面临着实质上的权利不平等,依旧笼罩在制度性排斥的阴影里。杀马特音译自英语“smart”一词,泛指一种中国城市年轻工人中曾经风靡一时的亚文化潮流,以夸张而廉价的服饰、发型著称。艺术家、纪录片导演李一凡花费数年时间实地接触和研究“杀马特”群体,最终用访谈和工厂场景创作出一部长片,并在展览现场用数百部二手手机播放购买自工人自拍的生产场景。李一凡将展览视为一次让美术馆观众看到另外一个社群的机会,在长片中他借用年轻工人的陈述,描绘出杀马特形成的条件、变化,及如何在舆论暴力下走向式微。在项目中,他始终是以无知者的角色进入,随后逐渐发现杀马特的遭遇,来自于年轻工人的孤立处境和与城市主流生活之间的疏离,并把项目看作是对杀马特一词祛魅化的过程。这与他一贯的立场保持一致,即认为在中国的现状下,艺术创作应当基于对社会生活的直接体感,才能因现实本身的超越性,获得足够的创造力。
1月7日,快播案件庭审现场的辩护人席。该案被告人律师团队一共10位律师,与公诉人展开辩论。并不是完整版,是网络流出的最长版本。
1943年4月28日惊涛骇浪的大西洋,一场海上生死搏斗开始了,纳粹潜艇如狼般肆虐大西洋,丘吉尔有打狼的猎枪吗?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斗谁会成为最终的赢家? 1943年4月28日惊涛骇浪的大西洋,一场海上生死搏斗开始了,纳粹潜艇如狼般肆虐大西洋,丘吉尔有打狼的猎枪吗?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斗谁会成为最终的赢家?